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印度電影吧啦什麼王

印度電影吧啦什麼王

發布時間:2024-06-21 23:19:31

㈠ 《巴霍巴利王:開端》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一些國內觀眾可能會和我一樣,對印度電影都有一個比較粗淺的認知,還停留在《流浪者》《大篷車》那樣「唱一唱歌、跳一跳舞、動一動脖子,扭一扭屁股」的歌舞片階段。其實不然。即便是像《流浪者》《大篷車》那樣的歌舞片,其實質也是對印度底層民眾的一種人文關懷、人性關愛,對印度當局的一次批判,對種族階層的一個撻伐。


近年來,由於內地電影市場的外片引進大多以歐美尤其是好萊塢大片為主,印度電影甚少有機會再與觀眾見面。即使是有《幻影車神》《新年行動》《我的個神啊》等,細心的觀眾也不難發現,這些影片歌舞少了,類型更豐富了,看點也更多了。尤其是《我的個神啊》,在國內不僅口碑爆表,更收割了破億票房,印度電影在內地大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雄風再現的勢頭。


如今,又有一部印度電影即將來襲,而且,這部堪稱印度電影史上投資最大的史詩級神話大片,更被譽為「神作」。它,就是《巴霍巴利王:開端》。


把《巴霍巴利王:開端》喻為神作並不過分。首先,該片源自聞名遐邇的印度神話故事。在這則故事中,「戰神」巴霍巴利王為父報仇的情節,不僅在印度,即使是在全球多個國家,都堪稱家喻戶曉。


《巴霍巴利王:開端》中的濕瓦即巴霍巴利王,是一個善良、真誠、勇敢、無畏的男子漢。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被捲入到一場家國紛爭中,並知曉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和家族興亡的來龍去脈。這是一個關於家國紛爭、權斗的故事,更是一個有關成長、勵志的故事。也因此,巴霍巴利才能像神一樣留在廣大印度民眾心中。


其次,影片投資1.7億人民幣,是印度電影史上「最貴電影」。而且,從成片效果看,巨額投資是看得見的。因為,無論服飾道具還是城堡王宮,無論雪山飛瀑還是鎧甲兵器,亦或是特技特效,都製作的極為精美。


當氣壯山河的自然景觀,氣勢磅礴的歷史風物,被依次呈現出來的時候;當血雨腥風的戰爭場景,驚心動魄的追逃場面,不斷讓人心驚肉跳的時候;當親情、愛情、家國情交織相融,噴薄涌來的時候,除了震驚,還是震驚。震驚於那由一道道視覺饕餮盛宴,感官珍饈美饌,而鑄造出來的精緻與奢華,溫暖與感動。


第三,影片有歌舞,但無論頻次還是時長都恰到好處。重要的是,這些歌舞對劇情的推動,高潮的燃燒,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神一樣的剪輯既尊重了內地觀眾的觀影習慣,也更加有效地傳遞了影片的信息,如此心思縝密的考量,足見片方對中國市場的看重。


再者,影片從主演到配角,都是印度國寶級的影星。TA們有顏值,更有演技;能歌,亦能舞;關鍵是還很能打,堪稱全能型明星的一次大集合。難怪影片在印度一經公映就萬人空巷,且屢破票房紀錄。


《巴霍巴利王:開端》以親情、愛情、家國情等情感為驅動,影片高潮戲份騰挪跌宕,起伏不斷,洶涌不止,分分秒秒中都能炸裂觀眾的荷爾蒙,激升影迷的腎上腺素。激情沸血,燃情蝕骨,稱得上是暑期檔最具看點、燃點的外國大片。

㈡ 談談濕婆神,推薦印度電影《巴霍巴利王》

這尊正在翩翩起舞的濕婆神鵰像據說是印度最受歡迎的紀念品。

他的右上手拿著一面達莫和鼓,象徵著創造;

右下手象徵神的保護和祝福;

左上手托起燃燒之火,象徵可以毀滅一切;

左下手斜向下垂,與抬起的左腳相對,象徵著不受一切綢絆的自由;

右腳下踏一魔鬼(名叫莫亞卡拉),象徵著善征服惡;

左腳上抬,象徵著超脫塵世,升騰不息。

我認為「象徵」某種程度在玩文字游戲,可是人類群體就吃這一套,越具有象徵意義的物品越容易廣為傳播。究其原因,一是因為通俗好理解,二是因為「象徵」中正派神包含著激情,而激情恰好是推動人類群體進步的內在元素。

法國雕塑家羅丹稱這座神像「充滿了命力,像生命的洪流,像空氣,像陽光,生機盎然」。藝術家的眼裡啥都是藝術,我只是覺得男不男女不女。但得記住了,在性別上濕婆神是個「三眼四手的男神」。

濕婆神會跳108種舞蹈,其中之一是坦達羅舞,代表著舊時代的毀滅。這正是在《巴霍巴利王(上部)》中,男主角希瓦舉起林伽,將其放在瀑布之後跳的那段舞蹈。

濕婆神的名字叫shiva,音譯為希瓦,也就是《巴霍巴利王(上部)》的男主角名字了。

按地域特色來看,印度北方片中相對務實傳統(如《摔跤吧!爸爸!》),南方電影偏重於浮誇開掛(如《功夫小蠅》)。但不論南方北方,印度電影中都有歌舞,歌舞不但承擔了情緒營造的旨意,還兼具場景美化,甚至具有敘事功能。比如《巴霍巴利王(下部)》,巴霍巴利王帶著公主坐船回國,3分鍾的舞蹈雖然場面極致浮誇、畫面極致亮麗,但確實傳遞了兩人之間的情感升華,觀影時非但不會覺得虛假,反而為之迷醉。

《巴霍巴利王》在印度的地位相當於《滿城盡帶黃金甲》吧,反正頂著諸多光環,破紀錄的預算,IMAX 2D規格拍攝,印度首部4K高清規格泰盧固語電影,4億人民幣做特效,上下部加起來5個小時……電影中有很多在我們看來扯淡的劇情,但所服務的是一個內核非常古典的故事,敘述代表濕婆神(Shiva)的巴霍巴利王的宮斗故事,把歷史融入神話。

觀看這部電影的歡樂之處在於兩點,其一是演員的表演非常到位,畫面和動作細致到位,宮斗劇情雖無特別突出,但也緊張誘人。其二就是那些開掛的畫面了。最離譜的就是「人肉炸彈」,一排人站在椰子樹上,借著把樹干拉彎後的反彈力,把人送上天,再安然無恙落在城堡內攻敵。

(圖  巴霍巴利王宮斗戰爭劇照,很棒的構圖)

總體而言,劇情、場面、人物都很棒,但個別情節打開腦洞,完全脫離地心引力等物理定律,但又符合神話定位,並不會覺得出戲,反而強化了觀影的正面感受。雖然該片沒有舉虧《摔跤吧!爸爸!》那樣現實主義題材的好口碑,但也是不可錯過的印度電影,沒有去電影院的朋友可以通過正版途徑嘗試一下,不會讓你失望。

Ps. 拋開文化差異,印度電影比國產電影都好看啊。國產電影,別羨稿再拿景甜和周冬雨說事了。

㈢ 帶歌舞的印度電影都有哪些

我推薦帶印度歌舞的印度電影《阿育王》《寶萊塢生死戀》《情字路上》《克里斯》《幻影車神》《勇闖毒窟》《萬誘鑒寶》

㈣ 為什麼《巴霍巴利王2》能成為印度影史票房冠軍

一直覺得,印度這樣一個領國對我們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一種存在。

就物質條件來說,他們整體的生活水平遠不如我們。

但神奇的是,就算是客觀條件再差,印度人民彷彿都能保持樂觀隨性、熱情洋溢的態度,無時不刻的散發著極強的生命力。

這一點特質,在印度電影中表現的非常明顯——

快樂的時候,理所當然的唱歌跳舞;

憂傷的時候也會突然畫風一轉,唱歌跳舞。

可以說,印度電影和印度人民一樣,有一種足以將「不高興」變成「沒頭腦」的神奇感染力。

近些年來,印度的電影產業發展的越來越成熟,印度電影也越來越被我們熟知。

第一次在電影院看到《巴霍巴利王:開端》的時候,我還並不是太習慣印度電影的浮誇與戲劇性,最後幾乎是被印度人民的腦洞震驚到扶著牆走出電影院。

他與公主一路載歌載舞,卻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踏入了兄長布下的陷阱。

接下來的情節,看多了宮斗戲碼、婆媳關系劇的我們應該都不會陌生吧——

由於兄長從中作祟,巴霍巴利在陰謀中越陷越深,直到最後被最信賴的叔叔刺死。

從萬眾擁戴的儲君,到一無所有的平民,再到含冤而死,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

但也正因為有了這些前情鋪墊,使得影片後半段的「王子復仇」更加酣暢淋漓了。

關於巴霍巴利王死亡的真相,兩年前上映的《巴霍巴利王:開端》曾在結尾處埋下了一個伏筆。

而此次的《巴霍巴利王2:終結》中,經由叔叔的角度對巴霍巴利的死做了一個全面的闡述。

因為加入了「宮斗+復仇」雙重元素,相較前一部,我覺得《巴霍巴利王2》的可看性更強一些。

主角開啟開掛模式,外加各種腦洞加成,使得本就沉重、枯燥的歷史故事變得簡單粗暴、妙趣橫生了。

每當我開始有點懷疑導演是不是在拍喜劇片的時候,畫面突然就又變得正兒八經的了。

無論是道具、服裝還是場景,幾乎都做到了細節完美,沒有絲毫糊弄、玩笑的成分:

對母子之間情誼的刻畫也是絲絲入扣。雖說巴霍巴利是養子,但你能很明顯的感受到女王在得知真相時內心的後悔與煎熬:

在逆境中,巴霍巴利能屈能伸、心中充滿大愛的形象塑造的也很成功:

總體來說,這是一部通俗的、接地氣的史詩片。

它融合了太多足以將你逗笑的「印度元素」,但它絕對不會讓你感覺低俗、感覺不舒服。

在嬉笑怒罵中,突然明白了些什麼——這可能就是印度電影最大的魅力吧。

㈤ 印度開掛式《巴霍巴利王2》,口碑超越《摔跤吧!爸爸》了嗎

印度電影怎麼樣?看過《摔跤吧,爸爸》的人都知道,印度電影很像一盆熱咖喱濃湯:擺在面前,你絕不會將其誤會成其他菜品;而品嘗之後,卻又百味叢生。對印度觀眾而言,“沒有愛情怎麼看,沒有歌舞看什麼?”最悲慘的人生、最殘酷的現實,都離不開載歌載舞的橋段前後連貫;印度對外的環境是很開放的,但好萊塢的電影佔有不超過10%,中國更不用說了,周星馳的《功夫》可以被認可,印度電影產量全球第一主要還是因為本國可以消化的了,所以印度人眼中的印度電影可以理解是相當受歡迎的了。今天得心給大家分享的是一部口碑超越《摔跤吧,爸爸》,開掛煉成的電影《巴霍巴利王2:終結》!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6.中國的電影不要總說要和好萊塢比和歐洲比和韓國比,請中國的電影能夠與印度電影水平看齊時再說那些吧,某些中國所謂的名導演拍的那些所謂的古裝大片燒錢超過好萊塢但是水平還不如人家印度這部影片水平的百分之一!也希望中國大陸的導演好好學學人家印度電影怎麼選演員,怎麼拍攝,怎麼剪輯,怎麼配樂……

㈥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印度戰爭片是哪部為什麼

印度本土的戰爭片很少,《巴霍巴利王(上)》雖然不算很好看,但自己覺得卻是最好的印度戰爭片了

作為印度製作的史詩電影,《巴霍巴利王(上)》並沒能給出與史詩二字之相並論的邏輯構思,華麗特效的金玉其外下,其浮誇的演技,斷層的故事,不僅無從引人入勝,更虛化了電影的真實,確堪為一部印度特色的「神」片。

鮮明的印度特色,震撼的戰爭畫面,這樣的電影或許能以其神博取印度觀眾的鍾情,但空洞虛假的內在,卻無法如《勇敢的心》般真正觸人心房。文/夢里詩書

閱讀全文

與印度電影吧啦什麼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今年新出的兒童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6
羊與獵人電影免費看 瀏覽:890
往上端倒水什麼電影名 瀏覽:17
白百何演的電影有什麼 瀏覽:456
怎麼去做北京電影學院插班生 瀏覽:492
一般電影多少幅 瀏覽:20
嘉禾望崗有什麼電影 瀏覽:557
徐州萬達電影票價多少 瀏覽:514
2018九月份好看的電影 瀏覽:439
什麼電影好看推薦下 瀏覽:193
有哪些採用了分屏手法的電影 瀏覽:515
怎麼下載狼友電影 瀏覽:244
女鬼變大魚是什麼電影 瀏覽:515
泰國電影什麼爸爸 瀏覽:694
雄飛假日電影城怎麼樣 瀏覽:297
電影角斗好看嗎 瀏覽:65
泳池大戰黑人是什麼電影 瀏覽:968
賭俠2002電影粵語免費 瀏覽:673
電影超完美謀殺案免費觀看 瀏覽:299
電影勇士結局什麼意思 瀏覽: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