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佈道電影是什麼意思

佈道電影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4-06-24 05:12:33

Ⅰ 用英文介紹一部英文電影,加翻譯

《忠犬八公的故事》該片當年曾在日本引起轟動,電影的原型為1924年秋田犬八公被它的主人上野秀三郎帶到東京。每天早上,八公都在家門口目送著上野秀三郎出門上班,然後傍晚時分便到附近的澀谷火車站迎接他下班回家。一天晚上,上野秀三郎並沒有如常般回到家中,他在大學里突然中風,搶救無效死了,再也沒有回到那個火車站,可是八公依然忠實地等著他。
"Dog story" the film was in Japan caused a sensation, the prototype of the film Akita Inuyako in 1924 by its ownerUeno Xiumiro to tokyo. Every morning, eight mr.s are at home watching Ueno Xiumiro go to work, and then in the evening went to the vicinity of the Shibuya train station to meet him back home. One night, Ueno Xiumiro and not as usual as home, he had a stroke in the University, rescue invalid died, and never returned to the train station, butHachi still faithfully waiting for him.

《當幸福來敲門》成功詮釋出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
"When happiness to knock" out of a successful interpretation on the verge of bankruptcy, wife leaveabjection salesman instriousness and stamina, howgood as single responsibility, to make progress as stock traders, and eventually become famous financial invester

Ⅱ 《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電影是想傳達什麼

《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電影是想傳達什麼,這部電影又和茨威格有什麼關聯?

主要回答第一個問題,含微量劇透。關於本片和茨威格的關系請移步《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創作背景是什麼?有哪些作品是和它類似的題材?
這部電影講的是失落的歐洲文明,茨威格曾有一本書叫《昨日的世界》,講的就是那個曾經的,一去不復返的高雅歐洲,影片主角古斯塔夫先生則是這種文明的代表人物和集中體現。然而有趣的是他的身份僅是一個酒店門房,說難聽點就是一個跑堂的。他是個徹底的無產階級,在繼承/偷來那副名畫之前,全部財產只有」一套象牙背面的梳子,和收藏的浪漫詩集「,然而他的修養和學識卻高得沒邊沒沿,和無產階級粗鄙無文的形象形成鮮明反差,而這也是影片主要笑點所在。我們看到他經常不分時間地點朗誦詩歌,逃亡路上不忘噴香水,警察追到眼前了還要為死去的管家默哀致敬。這樣的行為自然可笑,但觀眾在笑過之後也會油然產生敬佩之情,因為他不只是把」文化「」人性「掛在嘴邊而已,還能踐行之。反觀片中大反派Dmitri,雖然血統高貴,但是長相猥瑣,貪婪暴戾,喜歡張口罵人,還動不動就打斷別人說話。Dmitri生為貴族但行為野蠻,古斯塔夫先生出身低微,卻處處體現貴族騎士風度,正邪雙方的內在反差構成了全片的反諷張力。
這種身份/行為的反差,不僅體現在古斯塔夫先生身上,在zero和阿加莎那裡也有所表達,但並不很多。這兩人也屬於社會底層,阿加莎是麵包房學徒,zero更低微,是外國難民。他倆的正義舉動更多是出於一種樸素的善惡觀,就像古斯塔夫先生說的,阿加莎最大的優點就是純真。當然在影片後半段,受古斯塔夫先生耳濡目染,兩人說起話來也開始引經據典,出口成章,可以理解成老歐洲對新一代的教化。
這部電影採用嵌套式的敘事結構。讀書女孩——老年作家自述——青年作家和老年zero相遇——少年zero和古斯塔夫先生的冒險。對於導演為何要使用這樣的結構,我覺得可以理解一種文明傳承的觀念。歐洲文明的火種從古斯塔夫先生傳給zero,由zero傳給作家,再由作家傳給小女孩(和我們),大飯店死了,但文明不會死,它在我們的記憶中生生不息,這樣處理符合電影明麗、樂觀的基調。
總之我覺得電影傳達了這樣一種觀念:一個人是否文明,不在於階級、血統、民族,而在於心中有沒有人道的觀念、對藝術的熱愛,以及為之付諸行動的勇氣。就像茨威格,為了心中對歐洲文明的信仰,不惜為之殉道。古斯塔夫這個角色的塑造很大程度上就參考了茨威格的形象,而且他最後也為了保護zero死在法西斯槍下。zero的阿拉伯民族設定,我認為也呼應了茨威格的猶太人身份。兩人作為外族人,卻無比擁護歐洲文化,反觀那些自詡純種的雅利安人卻在毀滅自己的文明,想來真是諷刺。如今近一個世紀過去了,那個屬於歐洲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韋斯安德森的這部童真喜劇算是用一種感傷但充滿希望的方式,譜寫了一首舊歐洲的輓歌。

能夠將一曲輓歌拍成喜劇並不容易,笑中帶淚意味著你不僅要讓觀眾笑,還要激發他們思考。
韋斯·安德森(Wes Andersen)做到了。
《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與這位導演之前的作品有著諸多不同:擅長現代題材的他第一次投身二戰前夕這一過去時點;作品的主題也從個體問題、家庭問題或社會問題轉向了對一個時代的追憶;這也應是他導演的作品中,第一次以謀殺案為故事主線。如何將一部謀殺案拍成喜劇,又如何將這對逝去時代的追思之情融入故事,以一種潤物無聲的方式透過演員的表演傳遞給觀眾,應是安德森所面臨的最大挑戰。畢竟,主題的宏大與敘事空間的收窄已經形成了自然而然的沖突。在謀殺案件所限定的快節奏敘事中,安德森以往影片中一以貫之的鬆散敘事節奏不再可行,雖然安德森仍舊大量使用了自己慣常的群相展示手段,但僅僅點到為止,整部影片的情節發展一如水銀泄地,起承轉合干凈利落,毫無以往的拖沓之感。敘事空間受節奏限制,務須緊扣主線,這也意味著可供安德森響應主題的方法,急劇減少。要濃縮一個時代的光陰,以群相展示都異常艱難,更何況在一部謀殺案件中閃轉騰挪了。
安德森的處理方式異常巧妙,他將人物特徵與敘事層級進行了結合,通過隨時代轉換,人物特徵的傳遞,實現了彼時與如今這兩個時代的打通。若要深入討論這一矛盾,我們還是先對故事進行一個簡單的梳理。當然,若你還未欣賞過這部影片,不如先花上一個半小時觀看後,再來繼續討論。

整部作品依照時間點的不同分為了四個敘事層,按照各敘事層主要人物的不同,我們將其命名為讀者層、作者層、敘述者層和主角層。
影片起始於讀者層(如今,作者已逝),一名女孩來到作家(Author)的半身像前,打開一本名為《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小說,開始閱讀;鏡頭一轉,來到作者層(作者暮年),這本書的作者正對著鏡頭,講述這個故事的由來;鏡頭再轉,來到敘述者層(作者青年;零(Zero)暮年),此時尚年輕的作者來到山頂這間已然衰落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意外地遇到了這家飯店的擁有者,零·穆斯塔法(Zero Moustafa),零先生熟讀且喜愛作者的作品,便約他共進晚餐,席間,向作者講述了一個故事。
隨著故事的展開,我們進入了主角層(零青年),此時的零是布達佩斯大飯店新招的門童,飯店的禮賓員古斯塔夫(Gustave H.)先生將其視為自己的門徒,對其嚴加管教。謀殺案也在此時發生,古斯塔夫先生曾經服侍過的一位D女士(Madame D)在不甚明朗的情況下死亡了,古斯塔夫先生帶著零前往她家,卻意外地被D女士的律師宣布繼承其全部家產中價值最高的一幅畫《男孩與蘋果》(Boy with Apple),在將畫作偷偷運回飯店後,警察以謀殺罪逮捕了古斯塔夫。經過千辛萬苦的努力,古斯塔夫越獄成功,並在同儕、零以及零的麵包房女友協助下,追尋著D女士管家的線索,擊敗了尾隨而來的殺手,並最終在畫作中找到了D女士的第二封遺囑,證明了自己的清白。然而故事並未由此結束,隨著戰爭的降臨,古斯塔夫在一次旅行中為了保護零而被軍隊殘忍地槍殺;零的女友也在婚後兩年因一種現已尋常彼時無葯可救的小病而離開了人世。
主角層的敘述至此結束,影片的視角一步步移至敘述者層、作者層,最終回到讀者層,以女讀者坐在作者半身像旁的長椅上,閱讀《布達佩斯大飯店》這本小說的鏡頭結束。整部影片在時間分配上,絕大部分屬於故事層,一小部分屬於敘述者層,而作者層和讀者層不過寥寥兩三個鏡頭。如果我們將敘述這層和讀者層單獨摘出,其實已經是一部非常完整且優秀的影片了,那麼,安德森大費周章疊加作者層和讀者層的意義何在?
就在最後一個鏡頭結束後的那兩行字:「受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啟發。」(Inspired by the Writings of STEFAN ZWEIG)
安德森曾說過,自己在創作這部影片時,參照(或者用他的原話,偷(Stolen))了茨威格的兩部作品,長篇小說《心靈的焦灼》(Beware of Pity)和遺作《變形的陶醉》(The Post-Office Girl)。影片中的作者、古斯塔夫兩名角色身上,都有著茨威格的影子,只不過兩人分別代表者茨威格的不同側面。作者這名角色毋庸置疑代表茨威格在作家層面的成就,這點可以從影片中作者半身像下的銘言「紀念我們的國家寶藏」(In Memory of Our National Treasure)中看到;而古斯塔夫先生身上則集中體現了茨威格的人格、信仰以及其一生的悲劇所在。
作者層與讀者層的疊加,有著多重效果:首先,通過這兩個層級的加入,影片的時間緯度由兩個增至四個,其背後延展而出的,是主角古斯塔夫人格特徵透過作者這部小說的傳承,自二戰前夕一直延綿至今;其次,古斯塔夫與作者的人格疊加,形成了對二戰前歐洲心理狀態的整體傳承,通過作者層面及讀者層面對這一心理狀態的旁觀,將影片自結尾的悲劇氣氛及時空中抽離,引發觀者對這一狀態的更為客觀的思考;最後,便是在追憶中實現這種疊加後產生的心理狀態與我們自身生活狀態的對照,並由引發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反思。
而傳達這一切思考的關鍵,都取決於一個背負了影片全部意義的角色:古斯塔夫先生。
# Mr. Gustave
以安德森過去電影中的角色來看,古斯塔夫先生其實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角色,他沒有《青春年少》(Rushmore)中一老一少的神經質和搞怪,也沒有《水中生活》(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裡面那群追逐美洲虎鯊的船員瘋狂,更沒有《穿越大吉嶺》(The Darjeeling Limited)那三位公子哥的搞怪本領。貫穿古斯塔夫先生一生的信條,應當是「優雅得宜」四字,而其自受冤入獄至沉冤昭雪之間的神奇經歷,與這四字產生的激烈沖突,造就了這個人物身上最根本的喜劇元素。從門童一路做到禮賓員的古斯塔夫,不僅對歐洲傳統上流社會禮儀非常看重,對自身生活的要求也非常之高。他熱愛和平,從未主動與任何人產生肢體沖突;熱愛詩歌與藝術,即使身在獄中,也不忘在給酒店職員的信件中附上自己創作的長篇詩作,更懂得從美術角度來欣賞監獄老大的越獄路線圖;極富同情心,對那些年老色衰的歐洲上流家族女性,極盡呵護體諒;極為勇敢,兩次為了零這個戰亂難民的安危挺身而出,並最終慷慨赴死。
古斯塔夫先生的優雅得宜,正如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全盛時期一樣,在二戰之前和平時期的歐洲這一背景之下,是自得其所的。他經營著這家以上流貴族為主要客戶的大飯店,竭盡所能地服務著自己的客戶,其行為方式,思考方式均與其工作相得益彰。但在戰爭烏雲降臨之際,和平時期的行為方式便隨之顯得不合時宜起來。影片並未過多自宏觀層面渲染戰爭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正如選擇古斯塔夫先生來代表傳統歐洲上層社會傳統,戰爭在這部影片中的代言人,正是D女士家族的衰落以及謀殺案件本身。
影片中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D女士的第二封遺囑內容並未展示給觀眾,古斯塔夫先生如何脫困、D女士究竟死於誰手,並未直接說明(影片中確實有所暗示,威廉·達福所飾演的殺手J.G.喬普林(J.G.Jopling)桌子上擺著裝有劇毒物番木鱉鹼(Strychnine)的瓶子)。其實這一點或可如此理解:誰殺了D女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代表其家族秩序的人物被其家族所謀害。若將這一事件映射到彼時的歐洲,便是組成歐洲的其中一國,以戰爭(謀殺)的方式,顛覆了整個歐洲的和平與秩序。透過這一場謀殺案,安德森將整個歐洲的形勢,濃縮入這一樁小小的謀殺案里,而代表著上流社會與傳統秩序的古斯塔夫先生,則成了殺手的替罪羊,面對謀殺案,愛好和平與藝術的他幾乎毫無斗爭能力,稍作抵抗便深陷大牢,只能任人宰割。

古斯塔夫先生對傳統規矩的固執牢守,機關槍一般的語速,以及那時時刻刻都要綳著面子的平和語氣,與這個角色在越獄、追尋線索、最終破案這緊張激烈到讓人喘不過氣的全過程中所面臨的險境形成了極為鮮明的錯位,帶來了巧妙的喜劇效果,讓人忍俊不禁。他的優雅與秩序雖為其贏得了牢友、同儕、以及D女士管家的協助,但這些都不足以為他洗刷冤屈。
能夠拯救他的,並非上流社會的附庸警察系統,是來自社會底層的兩個年輕人:零和他的女友,西爾莎·羅南(Saoirse Ronan)飾演的麵包房女孩阿加莎(Agatha)。
# Zero
正如影片結尾處零先生回答作者的提問時所說的那句話:「我保留這間酒店,不是為了紀念他(古斯塔夫先生),是為了阿加莎,我們在這里度過了一段美妙的時光,雖然很短暫。」零與古斯塔夫先生的區別可以從兩人的行事風格來看:對古斯塔夫而言,生命中最為重要的是他的工作,以及工作背後的秩序。即使在逃亡過程中,剛剛脫困的他,也會為了零未帶來他慣用的香水而大怒不已。對零而言,最重要的並非秩序,在D女士家中,以行動催促古斯塔夫先生取走畫作,是零;想出辦法,以點心傳遞越獄工具的,也是零;在面對喬普林追殺,已至絕境時,勇敢將殺手推落懸崖的,仍是零。雖然影片主要描繪的是古斯塔夫先生那與時代格格不入的信念,但真正推動情節進展並一步步突破困境的,並非古斯塔夫,而是那個寡言少語,其貌不揚的少年零。
零的村莊因戰亂被毀,他失去了家庭,流離失所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雖然古斯塔夫先生教導有方,但代表著平民的他卻並沒有沿襲同樣自門童做起的古斯塔夫先生那一套做派。若對應我們先前建立的隱喻體系,零所代表的,正是與上流社會對應的平民階層。最能體現這兩個階層對立的,是其對待感情的態度:古斯塔夫雖然服侍了眾多的上流社會的老年女性,但這只是他工作的一部分,讓顧客愉悅而已;而在畫作追逐戰中,零不顧安危為救阿加莎跳落陽台的,他最為珍視的,並非畫作,而是阿加莎的生命。再延伸到D女士家族成員對其的殘忍謀害,我們便可以看到歐洲傳統上流社會在持有古斯塔夫先生一眾優點的同時,存在的最大缺陷:對人類感情的漠視。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興旺,源自其上流社會女性客戶的光臨,而這部分客戶大部分又是沖著古斯塔夫先生的服侍而來的。正如古斯塔夫向員工佈道時所說:「粗魯源於恐懼,人們害怕他們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大部分令人討厭的人其實只是需要被愛,然後他們就會像花朵一樣綻放。」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存在,源於其對上流社會缺陷的亡羊補牢。由此,戰亂爆發後,上流社會被徹底摧毀,大飯店的衰落便是題中應有之義了。
身處上流社會末端卻因繼承遺產一躍進入其中的古斯塔夫死於軍隊之手,昭示著上流社會秩序的最終破裂。零對大飯店的繼承,則暗示了社會的未來走向,由原本缺乏人性的秩序,轉向直面人性的個體。零繼續經營大飯店,並非出於對過往秩序的紀念,而是對自己妻子的追憶,大飯店雖然逐漸破敗,輝煌不再,卻不再是曾經的那間服務於上流社會缺陷的機構,反而因零對阿加莎的懷念而變得溫暖。
故事就此落下帷幕,然而直到結尾,安德森才真正借零之口,提出了這部影片供我們思考的問題所在:「他的世界」。若要理解古斯塔夫的世界,便務須了解其人物原型,茨威格的世界。
# Stefan Zweig
斯蒂芬·茨威格於1881年出生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一個猶太人家庭,他信奉「國際主義」(Internationalism)與「歐洲主義」(Europeanism/主張歐洲各國在政治上、經濟上聯合)。與古斯塔夫一生反對暴力相對應,茨威格一生反戰,即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愛國情緒高昂的茨威格,也拒絕投筆從戎,並在一生中堅守了和平主義者的立場,並公開支持歐洲聯合的主張。
1934年,隨著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在德國掌權,茨威格離開了奧地利,一路輾轉,旅居英國並最終漂洋過海,在美國紐約居住一段後,於1940年定居在巴西東南部一座名為佩特羅波利斯(Petrópolis)的城市。在1942年,隨著戰爭形勢的惡化,對極權、專政、法西斯主義感到深深擔憂的茨威格與妻子一起結束了生命。這與影片中古斯塔夫最終和野蠻的軍隊抗爭並最終遭到槍殺的結局雖然形式略有不同,本質卻是相通的。
茨威格曾是世界上被翻譯次數最多的作家,以小說成名,最知名的作品如《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等,但圍繞著他作品的爭論始終不斷,德國詩人邁克爾·霍夫曼(Michael Hofmann)就曾評論道:「茨威格讀起來總有感覺是偽造的。」(」Zweig just tastes fake.」)。評論界對他的評價兩極化嚴重,贊頌者認為其作品充滿人性(Humanism)、簡潔(Simplicity)、風格令人印象深刻(Effective Style),鄙夷者則認為其簡陋(Poor),瑣碎(lightweight)且淺薄(Superficial)。若是我們將這些詞對照到古斯塔夫先生身上,會發現兩者之間驚人的匹配程度。古斯塔夫先生的不合時宜、其生活的瑣碎講究、對感情理解的表面化、甚至在拯救零時所表露出的人性,都與茨威格的文學風格如出一轍。而影片開頭及中間故意穿插的迷你人造景觀,更是直接對應著霍夫曼評論中的那個詞:「偽造」。
再來看韋斯·安德森對自己借鑒茨威格創作時所說的那段話,便會感到他實在是有些自謙了。這部電影對茨威格的致敬並非建立在對其小說橋段立意的借鑒,而是建立在對其人生及作品的深刻理解上。《布達佩斯大飯店》並不僅僅是一部茨威格風格的電影,更是對茨威格一生進行隱喻式描繪的傳記影片。
# Epilogue
韋斯·安德森的電影數量並不多,但每一部的風格都極為獨特,且題材范圍較廣,上一部充滿兒童片風格的《月升王國》(Moonrise Kingdom)透過兩個少年追尋愛情的故事,反襯了成人世界的虛偽;冒險風格的《水中生活》直指父子關系;校園風格的《青春年少》探討了少年的成長歷程;滿載異域風情的《穿越大吉嶺》則關注了家庭關系。
相較之前的作品,《布達佩斯大飯店》依託茨威格,以對戰爭、時局影射式的似寫非寫,突破了之前作品群相式的直白表演,更加耐人咀嚼。雖然仍能看到歐文·威爾遜(Owen Welson)、比爾·莫瑞(Bill Murray)等其作品中的熟臉常客,但只是一閃而過帶來驚喜,影片的著力點非常明確地集中在案件的偵破過程及兩名主角身上。由此而來的最大變化就是一改之前作品節奏拖沓的毛病,敘事自始至終環環相扣且高潮迭起。以往透過多個角色不同視角來構建的發散式敘事結構被層級敘事的新方式取代,拓寬了敘事的時空維度,也隨之將影片的故事與你我拉得更近,讓過去那些看似異常遙遠的故事,經由幾個敘述者的傳遞,抵達你我身邊,更加可信,也更加動人。
古斯塔夫先生的扮演者拉爾夫·范恩斯(Ralph Fiennes)的表演是整部影片敘事的核心所在。能否以喜劇形式展現出這個人物身上一本正經與荒謬絕倫並存的奇妙特質,決定了影片的主題能否傳遞到觀者心中,也決定了這曲破敗王朝的悲歌,能否催人淚下。其實古斯塔夫身上真正打動我們,正是他在面對士兵野蠻行徑時說的那句話:「在這野蠻的屠宰場中,的確殘存著一些曾被稱為『人性』的文明之光。」盡管他的生命已經隨著那個沒落的朝代而逝去,但作為個體的古斯塔夫在面對野蠻時為了弱者而捨命抗爭的英勇無畏,是超越了他本身所處時代的一種偉大。安德森這曲悲歌所哀悼的,也正是戰前歐洲所曾保有的這種源自上流社會的騎士精神中,具備人性的一面。
古斯塔夫先生從未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使用過任何暴力,但他最終選擇了暴力以保護零,並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現實中的茨威格又何嘗不是如此,投戎從筆的他(茨威格曾在軍隊任文職)最終以自己的生命向納粹發出了振聾發聵的抗議。他在生命的最後一篇文字中寫道:「我想還是在這個尚好的世界劃下句點吧,在這段生命中,智力勞作意味著最純粹的快樂,個人自由也仍是這個世界上最高的善。」(」I think it better to conclude in good time and in erect bearing a life in which intellectual labour meant the purest joy and personal freedom the highest good on Earth.」)
正如片中作者所言:「我將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講述這個故事。」安德森確實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講述了茨威格的故事,並通過古斯塔夫這個角色的經歷傳遞了茨威格一生的信念。觀者在觀看這部影片時,或笑或哭,但我想對安德森而言更重要的是,或許影片結尾的那句話:「受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啟發。」
那麼,看完這部影片的你,是否想撿起一本茨威格的小說,好好讀一讀呢?
我想,我會的。

Ⅲ 《無頭騎士》:黑色系電影美學,成就一趟「恐怖」的視覺之旅

驚奇隊長對克拉斯說: 「你要是長得好看點,也許內心就不會這么不安。」

如果這句話用來反襯恐怖題材電影,更是恰當不過: 「我就是要長得不好看,就是要引起觀影者的恐懼尖叫,引起你們內心的不安和警惕,才是我真實的目的。」

所以,恐怖電影一般都長得「不好看」,很多人怕看,其實,真的有點浪費。

《斷頭谷》光看這個名字,就長得夠驚悚了,足夠引起恐迷們的興趣。電影集恐怖、懸疑、驚悚、奇幻為一體,題材確實有點多,擠在105分鍾的片時里,使人應接不暇,看完後難免有點消化不良。

對無頭騎士的懸疑推理,科學探案,最終換成一場奇幻大冒險。巫術完敗科學,靈魂實現自我救贖,對貪婪的懲戒等等,在濃郁的哥特風里,鋪展開並不很出奇的恐怖,又使人總忍不住回味。

能夠在恐迷心裡成為經典,想必更多是從文藝片的角度去欣賞,享受唯美浪漫的視覺盛宴,早已超越了美式夢幻的童話劇情。

櫻花年年都開,在山路邊,還有木香子、桃李杏……還有青青小草,或枝頭初展的嫩綠,在很多人眼裡,自然事物,如同人類自己一樣平凡,尋不到實際意義。

但你若懂得世間的珍貴,若能去領略它們獨特的美,獨特的香味,能感知自然生命的活力,能夠為一切存在喝彩,那麼人自身也就珍貴了,能擁有感知浪漫的能力,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恐怖片,並不是只有暴力美學。一部優秀電影,在藝術上,聰明的導演,都會盡情地抓住人這一敏感特性。

任何題材電影,氣氛渲染上,都可以富有不同層次感,可以經住不同情境角度去推敲。 光有可歌頌的主題是不夠的,像蒂姆·波頓這樣的鬼才導演,就把黑暗美學運用的爐火純青。《斷頭谷》因此獲得第7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執導獎,也是實至名歸。

哥特式藝術: 又譯作哥德式藝術,為一種源自歐洲法國的藝術風格。「哥特」一詞最早源於中世紀居住在北歐條頓民族的一支叫哥特的部落。這個部落以野蠻彪悍、嗜殺成性著稱,經過幾個世紀的遷徙流浪後,最終在公元五世紀滅亡了西羅馬帝國,摧毀了古典文化,也因此被希臘和羅馬人稱為「野蠻人」,因此「哥特」一詞具有恐怖、無知、愚昧等含義。哥特電影集哥特建築、哥特小說、哥特音樂、哥特繪畫於一體,運用各家之精華,成就自家獨特之風格。

而導演蒂姆·波頓本來就長著蒼白陰郁的哥特式臉,也吸引無數的中國粉絲。他的電影,充滿了黑色幽默的溫婉和憂傷,自閉又很有張力,冷與暖的交揉,體現陰森中的華麗、溫暖中的殘酷、黑暗中的溫馨,總之是一個非常詭異的世界。

哥特式的恐怖怪誕、黑色幽默和直面死亡,在蒂姆·伯頓的鏡頭下全面展現,以《斷頭谷》和《理發師陶德》最為著名。

電影的布景,來源於真實,也力求真實。

黑色,是夜的顏色,藏著荒誕和絕望,藏著無限延伸的想像和幻境。黑夜有無頭騎士,也可以有妖魔鬼怪。

人對未知恐懼是有好奇心的,就比如時不時人類會尋找死亡的答案,人死後有沒有靈魂?會去哪裡?天堂還是地獄?有沒有閻羅王?有沒有輪回?而這些正是恐怖片嘗試要告訴我們的。

現實,我們都不喜歡陰沉壓抑的環境,於是,下雨了關窗,天黑了睡覺,黎明再迎著陽光蘇醒,生活中處於黑暗系神秘未知的事物,漸漸被人們劃入夢境邊緣。

恐怖電影帶來的刺激感,恰恰是直接點在了人的弱點上。天黑請閉眼,那不閉眼呢?會看到什麼樣的風景。

走進真實的夜裡,會使人失去方向感,也失去距離銷閉,再熟悉的環境,瞬間會變得陌生;天地間只有灰黑、濃墨、或微光、灰白,失去了明亮的光彩,隨處都像無底的深淵,多走一步,都會有掉落的恐懼;夜間孫斗返神秘的幽靈,會在天空飛翔,翅膀的風,呼啦撩動人的汗毛,一股幽冷侵入心脾。但只要有足夠勇氣,你會發現黑色的極致藝術,又是那麼獨特,一點不輸於白晝的浪漫。

《斷頭谷》里充分展示了黑暗系元素: 萬聖節南瓜、詭異稻草人、風蝕的墓地、幽暗的森林、像魔鬼手臂一樣的樹枝、樹枝上纏繞的藤蔓則飢、遠方的濃霧、傾斜的屋頂、烏雲密布的天空、閃電、面色蒼白略帶神經質的人、和抑鬱沉重的音樂。

《斷頭谷》黑色浪漫的美,在於細節雕琢:路過森林,落葉繽紛,像一副油畫般,蒼涼唯美;馬車在夜色下奔跑,黑白映襯,樹影車影人影,精緻的黑白剪影畫;陰郁沉悶的小鎮,墓地和泥濘路,展示著死亡和窮困,古樸歐式風情;女人緊束的上衣,誇張的裙擺,蕾絲花邊,在貞潔與性感的沖突中,呈現18世紀歐式古典美,男人的假發,和精緻的禮服,又刻畫了這個時期男人的古板和威儀;黑色森林,在霧氣籠罩下張牙舞爪,和神出鬼沒的無頭騎士一樣,蒼涼里透著古老的悲傷,是夜的素描,如夢似幻,簡約深邃;黑色強烈的冷感和靜謐,美到窒息。

《斷頭谷》不只是有死亡的恐懼,不只是有飛奔的馬、鋒利的斧頭、鮮紅的血液、邪惡的巫術、燃燒的風車。還有唯美的夢境,主人翁克萊恩在夢中,看見了陽光鮮花,彩色的世界裡,溫柔知性的媽媽,被他的父親殺害了,剝奪他陽光下的愛,童年的噩夢,是親情的殘忍,冷與熱的對比,人性的弒殺比黑夜騎士更加無情。

恐怖片帶來驚悚的刺激之餘,黑色系美學,也成就一趟視覺之旅,穿越時空,走進歷史,走進夜色的黑暗裡,看絕美風景。

波頓說《斷頭谷》是高度忠實於華盛頓·歐文的原著——《睡谷的傳說》,其實是誇張了。他或許只是從卡通片上吸收的創作靈感!而迪斯尼卡通《伊卡博德和托德先生歷險記》,除了語言風格上保留了些許歐文的風格,其它和原著沒什麼關系。

但波頓的鬼才導演能力,加上德普對角色細致入微的駕馭,電影也算是借題發揮了獨有的魅力。

歐文與波頓的沖突: 在於文化和藝術的差別上。歐文是19世紀美國著名的作家,號稱美國文學之父。他意識到美國文學缺乏主體性,認為美國作家,應該依據經驗,不斷對抗對歐洲文學形式的依賴。只有創造出獨特的敘事方式,才有可能產生美國本土偉大的民族文學。

沉睡谷是早期荷蘭移民在哈德遜河畔定居下來的古老村落。教堂的牧師依然用荷蘭語佈道,村民世代仇恨英國人,盡一切可能保持荷蘭的傳統習俗。故事主人翁其實是一名窮酸的鄉村教師。

歐文是這樣刻畫自己的傳奇英雄: 伊卡博德·克蘭又瘦又高,長腿猿臂,大手吊在袖子下一英里多,一雙扇風大耳、斗雞綠眼、小巧的腦袋插在細長的脖子上,身體各部件鬆鬆垮垮地掛在窄肩膀上,站在地上活像個風向標,讓人擔心在大風里會隨蓬起的長袍被吹跑。這和電影里那位帥氣的紐約偵探德普的形象,以及小鎮居民全程飆英語是完全不一樣的,更為反叛的是,電影對美國山水草木的情感是冷漠的,對往昔傳統的眷戀也體現不了,復雜多樣的人性在電影里簡化成善與惡的道德判斷,善意的幽默也變味成刻薄的嘲諷。

電影只剩下可口的哥特風格,濃濃黑色美學藝術,恐怖片所帶的節奏,到底是不同於小說文藝的風格,改編,改著再編。

那麼歐文筆下的風景,要是能鬼才還原,又會是怎樣的奇美呢?《沉睡谷的傳說》的開頭,歐文就描述了他少年夢想,那田園牧歌式古老的荷蘭農庄景象:

「 離塔里鎮不遠,大約兩英里吧,有個小溪谷,或者說是高高的山丘中間的一個山坳,那是世界上最寧靜的地方。一條小溪流過山坳,潺潺聲催人瞌睡。即使偶爾鵪鶉的鳴叫或啄木鳥的輕叩,也會打破這里幽深的寂靜。還記得年輕時,我第一次來這里獵松鼠,高大的核桃樹遮住半個山谷。大約中午時分,萬籟俱寂,我一聲槍響打破了周圍安息日般的沉寂,遠處不斷回盪著咆哮的回聲。如果我哪天希望從喧囂的塵世中偷得片刻安寧,或在麻煩纏身的日子裡找個地方美美睡上一覺,那沒有比這個山谷更好的去處了。 」

歐文在小說里真實描寫了哈德森峽谷地貌和古代村落建築,那份田園的寧靜和唯美多麼使人嚮往。

而電影《斷頭谷》需要的只是黑暗和詭異的哥特風。因此,主創無法在當地找到想要的意境,在製片人斯科特·魯丁的建議下,該片攝制組趕往倫敦,在北部的漢布里頓庄園人工搭建了神秘的森林,由80名建築工人、工程師和各種工匠組成的建築隊,足足用了4個月的時間,才完成小鎮中的12座建築,成為英國最大的布景地。

斷頭谷里就算幽靈不出來,也會有人假扮無頭騎士,作弄想要了解真相的克萊恩。人為加奇幻,到幽靈真的出現,劇情撲朔迷離又帶著戲劇性,和小說里的戰巨人、屠火龍、拿妖怪,與對付無禮難纏的混球兒,完全是兩個模式。

電影是現代綜合藝術,它不斷地吸取著文學、戲劇、繪畫、音樂、舞蹈、雕塑、建築、攝影等各種藝術的成就與經驗。和戰爭電影一樣,恐怖電影不能迴避暴力、血腥等元素,但藝術的美學高度又是一樣的。

電影怎樣都不會有小說那麼豐富「好看」的,但越不「好看」,越惹人看。黑夜與白晝,有各自的美,只要你懂得了去欣賞,也是一種別樣的成長和享受。

Ⅳ 電影七宗罪的主題是什麼影片是如何表現這一主題的

1.暴食、貪婪、淫慾、懶惰、驕傲、嫉妒、復仇,有種宗教上的道德勸誡的警世意味 影片的英文名字只有一個醒目而驚心的單詞--"Seven",它在宗教上是個神秘的數字,這一點在《舊約》中有最充分的表現。上帝用7天造亞當,取出亞當的第7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7個頭的火龍,世界共有7名墮落天使被稱為撒旦。到了16世紀後,天主教更直接用撒旦的7個惡魔的形象來代表7種罪惡--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饕餮,以及淫慾。 在電影里,7罪、7罰、7次下雨、故事發生在7天,甚至結局也由罪犯定在第7天的下午7時,無處不在的"7"暗示著觀眾:它是宿命的罪與罰。既然如此,宿命的悲劇是必定要屬於人間的,"上帝"作為"授意者"和"觀望者"參與了整個事件。冷血殺手作為傳道者蒞臨人間,最終以身殉道。從某種角度看,悲劇中沒有正邪的區分,作為渺小的人類,只能接受宿命的審判。 分開來看七宗罪的罪行,每一宗並不構成死罪(上帝只告訴我們,犯下這七宗罪者,必下地獄,強調的是死後而非現世的懲罰)。所以電影中由殺手施行的7罰,仔細分析看來也是很遵守規則的:他並不直接動手殺人。胖子被迫進食過多撐破血管而死;律師割下自己的肉--只是1磅,不多也不少;毒販在被發現時,一息尚存;妓女是直接被嫖客所殺;模特只被割下鼻子,因為她太過驕傲,不肯打電話報警,所以流血過多而死。兇手自稱犯下"嫉妒"的罪行,但嫉妒本身是不構成罪行的,只有當他因此殺害了無辜者翠西,才成為米爾斯狂怒的報復對象。 照這樣的思路,兇手完全是照"主"的指引匡正人世。其實,這里有一個圈套。《聖經》十誡中說:"不可妄呼聖主你天主的名。"就是說,聖主只有一個,凡人不能假借他的名字傳道。只要抓准了這一條,兇手的立場就完全不成立,"宿命論"也就煙消雲散。威廉其實已經找到了這個漏洞。在第7天(放晴的星期日),3人在汽車上時,威廉問約翰是否認為自己在替上帝做事,而約翰無法正面回答,只說"上帝的行事是玄妙的",僅此一點就足夠了,因為只有人,才能創造出天國與地獄的形象,才有"歷盡七層洗盡死罪,以致人間天堂"的說法! 哪裡是什麼宿命的罪?全是人的想像罷了。 2.現代文明造成了人類某些領域的「缺失」和某種「程度」的退化,但難道就如影片所表現出的那麼黑暗嗎?威廉引用海明威的一句話: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and worth fighting for。I agree with the second part。假設威廉的命題成立:正因為這個世界不如意,才值得我們去奮斗。 而我相信不管是美好的,還是醜陋的,都值得我們去為了一個更加和諧的世界而奮斗,而這也是人生的意義所在。

Ⅳ 七宗罪 電影 1995 翠西為什麼是嫉妒

《七宗罪》 電影翠西嫉妒的原因是:首先要了解兇手的目的,兇手的目的不是罰罪而是佈道,殺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兇手說過,他是在製造一件藝術品,而這件藝術品就是七宗罪的代表。這也是兇手為什麼要將自己捲入七宗罪之一的原因。

因此,兇手殺人的目的並非罰罪,因為觸犯這七條罪狀的,並不只電影所提及的七個人,兇手的行為類似於一種祭祀、禮贊。所以殺翠西只是為了完成兇手所稱的藝術品,翠西雖然無罪,也要為兇手殘忍的祭祀而犧牲。

劇情介紹

威廉是紐約警察局的刑事警官,也是個兇殺案專家,他當了32年的警察,多年來幾乎每一分鍾都在辛勞地工作,他也看到和感受到了太多的不幸,他覺得疲憊極了,幸好現在還有7天他就要退休了,終於可以享享清福了。

為了接替他的工作,上司又給他派了一個新搭檔年輕氣盛的米爾斯,他是和妻子翠西一同搬到紐約來的,起初翠西並不同意來這座繁亂的城市,但米爾斯認為只有這里才能讓他接手一些重要的案子,於是在他的百般勸說下,翠西才同意了。

威廉作風嚴謹,辦事老成,米爾斯則有些沖動,心高氣傲的他對威廉辦案的方式很不以為然。也許是冥冥之中已經註定了的,米爾斯的第一個案子正是威廉的最後一個案子:一個胖得出奇的男人在家中被殺了。可是在現場,米爾斯和威廉卻沒有發現什麼線索。

緊接著另一起案子發生了,一位富有的辯護律師格特被殺害,在兇案現場的地板上,兇手用血寫著兩個字:貪婪。細心的威廉重新回到前一個案發現場,不露掉每一個蛛絲馬跡,終於在冰箱後面發現了兩個字:暴食。這時他們才醒悟到。

原來他是被強迫吃下大量的東西直到胃被撐破而死的。威廉猛想到了《失樂園》中的語句基督教的七重罪孽:暴食、貪婪、懶惰、憤怒、驕傲、淫慾和嫉妒。他認為接下來還會發生5個謀殺案,分別與其他的誡條可怕地聯系起來,可米爾斯卻並不相信。

翠西邀請威廉來家中吃飯。米爾斯有些不高興,但翠西卻和威廉談得很愉快。在現場發現的指紋使格特的當事人毒販維克多成了懷疑對象。他有前科,而且有心理疾病。但當警察趕去拘捕他時,卻發現他早已經死了,在牆上寫著「懶惰」二字。

通過圖書館內部的調查資料,威廉終於把目標鎖定為記者約翰·多伊,一個為了不留下自己的指紋而將手指上的皮剝掉的變態者。但當威廉和米爾斯前去尋找他時,他已經溜走了。在約翰家中,他們發現了一個金發妓女的照片。但等他們找到她時,她也死了,旁邊又是「淫慾」兩個字。

到星期日,威廉就要退休了,而約翰打來電話告訴他們他又下手了。一個女人赤裸地死在床上,旁邊寫著「驕傲」。威廉決定辦完這個案子再退休,可約翰卻突然來自首了。謹慎的威廉認為事情不會如此簡單,因為還有兩條罪未完成,約翰一定還有花招。

約翰招認還有兩具屍體,並願意帶他們去找。這時,有人給米爾斯送了個包裹來。威廉打開時卻發現了裡面竟是翠西的頭顱,約翰告訴米爾斯是「嫉妒」殺死了翠西。盛怒和悲傷之下的米爾斯無法控制自己,開槍打死了約翰,他犯了「憤怒」之罪,是完成7條訓誡的最後一人。



(5)佈道電影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大衛·密爾斯演員 :布拉德·皮特

密爾斯是一位從外地轉調而來的警官,但是對於他所看到的社會亂象,心中仍然保留一絲的正義感,希望能一盡己力,來改善人們的罪惡以及黑暗面,但是他火爆、耐不住性子的急躁個性卻是他的致命傷。

2、威廉沙摩塞演員: 摩根·弗里曼

任職幾十年,擁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對於人性的罪惡,他卻感覺使不上力,多年來的執法,讓他感到對於人們的冷漠與犯罪毫無改善,甚至日趨惡化,在面臨退休的日子裡,他只想盡快離開這個罪惡都市。

閱讀全文

與佈道電影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傑西卡演過什麼校園電影 瀏覽:333
電影長城什麼演員都用 瀏覽:715
軍艦戰爭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00
電影梵高是由多少張畫 瀏覽:464
蘇志燮怎麼念演的電影 瀏覽:713
還有什麼有關兔子變成美女的電影 瀏覽:335
吃葯片穿越什麼電影 瀏覽:540
百視通電影怎麼收費 瀏覽:568
怎麼用暴風影音把字幕文件和電影合並 瀏覽:9
大尺度好看的男同電影 瀏覽:865
通靈姐妹電影怎麼樣 瀏覽:904
無人區免費觀看電影完整版 瀏覽:133
抖音免費看電影奪冠 瀏覽:847
安卓手機怎麼一半看電影 瀏覽:909
下載的電影怎麼到保密櫃 瀏覽:801
有哪些暗黑美人魚的電影 瀏覽:509
最好看電影之一 瀏覽:391
王剛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807
王晶演的電影怎麼樣 瀏覽:142
聊齋志異有什麼拍成電影的 瀏覽:327